•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0-09-15
来源:孙郁,汉语国际教育

9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以“东亚文化交流的心理障碍”为题,为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孙郁教授首先用精辟的语言为当天上午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2010级新生做了院情介绍,之后以东亚“被近代”的历史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中日韩三国难有共同体、难于沟通的内在原因。

孙郁教授认为,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基因阻碍了彼此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中国人容易认为日、韩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臣属,抱有一种主奴心态,而中华文明本身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文明,缺少自下而上、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力量;日本原来是经济和文化处于弱势的民族,当它的宁静和自尊被强大的西方文明打破之后便产生了强烈的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使得其开化仅仅是简单的开化,依然有奴性,依然是天皇的子民,容易被权威的力量召唤,这种心理也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其在法西斯战争中的狂热;朝鲜半岛早期是中国的附属国,之后受日本的惨烈压迫,对两国的心态也极为复杂。事实上,在二十世纪的初期,不少东亚的知识分子,如鲁迅和夏目漱石,都是抱有世界主义的心态的。但之后,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一些知识分子的立场也发生变化,如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而现在,东亚文化越来越陷入唯道德化、唯伦理化的评判标准之中。这种文化,不是彼此间平等的,而是主奴文化。

孙郁教授指出,我们现在应警惕专制主义和大中华主义,专制主义使人不能成为自己而成为他人,大中华主义则缺乏互为主体的思想。东亚三国应走出主奴文化的怪圈,再造文明,重开东亚的近代性,使文化成为暖意而非冷意的存在。

讲座中,孙郁教授旁征博引,结合中日韩三国诸多知识分子的著作,以及自己在和日韩学者的实际交流中的感受与领悟,对东亚文化进行了独到的阐释。讲座中穿插着许多生动的例子,语言幽默,观点深刻,引人入胜。

讲座的最后,孙郁院长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进行了十五分钟的互动,运用其丰富的知识储备,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其亲身经历,启发同学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使大家受益匪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