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1-08-06
来源:汉语言文字学

曾晓渝:从民族语言看汉语语音史研究

84日下午,南开大学曾晓渝教授为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作了题为“从民族语言看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学术报告。


曾晓渝教授

曾晓渝教授在报告中首先肯定了民族语言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价值,接下来她通过三个具体实例讲解了如何结合民族语言研究汉语语音史。

第一,《切韵》音系中三等韵占将近一半,很多学者都提出三等介音是后起的。曾教授通过考察水语、苗语、老挝苗语、白语、突厥语中的汉语借词,发现这些民族语的汉语借词中见母三等字读舌根塞音k-,见母一二四等字读小舌塞音q-。于是提出了两种设想:汉语见母在上古时期包含*q-*k-两个音位,其中一二四等的见母由*q-演变为*k-,而三等的*k-增加了j介音变为kj-;或者上古见母有*q-*k-两个音位变体。

第二,中古汉语的声母是一浊对两清,这种格局在世界语言中非常少见。曾教授通过分析后汉三国梵汉对音的材料,认为上古没有次清声母。又结合民族语言的情况推测,次清声母主要来源于复声母和清响音声母;同时,她认为次清声母的增加还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和语言接触有关。

第三,曾教授通过分析比较壮、侗、水语里的汉语借词,探讨了西南官话早期声母的一些特点,比如:区分鼻音和边音,分尖团音,精知庄章重新整合为两套声母。

曾教授在讲授过程中还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做出了细致耐心的回答。

报告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赵彤副教授主持。

图:史晓曦


网站地图